目前分類:心理師好黑暗專欄 (1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97508626_2609163542699757_4372150903440932864_o.jpg

文/王思涵 臨床心理師
朋友A轉述,她的朋友B長期都有與伴侶相處上的問題與困擾,每天B都拉著A,抱怨老公,抱怨小孩。抱怨人生,抱怨這世界是多麼的遼闊,但自己卻困在這段夜裡迷惘,白天悲傷的關係裡。這一聊可以徹夜不眠的生命故事,傾聽者卻是如此的無能為力。

「你為什麼不去做伴侶諮商呢?」
朋友A語重心長的問,甚至帶著點小心翼翼,仔細思考過對方的處境以後才開口。

「伴侶諮商不是都是勸合不勸離嗎?」
朋友B低著頭,手指在line的畫面上飛速敲動鍵盤,談話的對象是另一個朋友,在她的身旁,似乎總有濃厚又難以突破的負面情緒包裹著她,沉重得只能透過這樣的抱怨來獲取短暫能浮出水面呼吸的機會。
 

文章標籤

月球上的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86467236_2533646503584795_3958636906790518784_o.jpg

文/ 王思涵 臨床心理師
  
「我們,都受苦於唯一的真相和對錯」
  
來到我面前的人們,有著不同的容貌和煩惱,卻經常有著相似的掙扎,來自於價值觀的衝突,矛盾,是非對錯,還有爭論對錯的過程。
  
無論是談論政治,談論生活,談論某件事應該怎麼做,有些壓迫和情緒就在這樣的談論中產生,因為彼此的堅持,或是某一方的被迫退讓,而失去了相處時的輕鬆和自在。
  
有時堅持能帶來力量,能捍衛立場,能守護信念,可有時候過於堅持某件事情必然是對的或是真的,會讓人看起來銳利,且面目可憎,令人害怕,令人退卻。
  
爭論什麼是對,什麼才是真實,往往會讓我們最重視的事情被模糊,被遺忘。
  
我常常在治療過程中反問個案,為什麼「應該」,為什麼「一定要」,為什麼這就「是對的」,是誰讓你有了這樣的判斷,是誰帶給你這樣的價值觀,是誰讓你感受到自己很糟。

文章標籤

月球上的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 王思涵 臨床心理師

「18歲的我想要聽見什麼?」

今天月球上的心理師獲邀,對一群為數不多的青少年談談行動心理師的一天,飛快地說了15分鐘,除了開頭玩笑似的跟你們說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之外,還跟你們說上班的時間可以自己決定,可以有一天搬離開家獨立。

我還說了心理師工作裡的成就感。

回到同一個問題,

「18歲的我想要聽見什麼?」

85043514_2531969870419125_1632315227221524480_o.jpg

文章標籤

月球上的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355.jpg

這個月的15日,櫻桃小丸子漫畫的作者櫻桃子(三浦美紀),因為乳癌的關係過世了,享年53歲。當下看到新聞,不免有些意外,總覺得有種「太突然了吧?」這樣的心情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情,仔細一想,或許是因為小丸子這個形象塑造的太成功了,這個角色陪伴著很多七八年級生長大,可能一直到現在,都還持續的陪伴著小朋友們,所以關於作者這個人的真實樣態,似乎也就不那麼重要了,被遺忘好像就是那麼理所當然的事情了,關於他的年紀,關於他的故事。
 
不是每個人都有完美無瑕的家庭,漫畫中小丸子的家庭也經常有吵鬧的時刻,小丸子也有各種大人們看不下去的舉動。但喜愛這部漫畫跟卡通的人,有的喜歡著當中的單純與美好,喜歡那種一家吵吵鬧鬧又和樂的畫面,有些人,則是享受著看到小丸子的爺爺友藏寵愛孫女小丸子的時刻。
文章標籤

月球上的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6840669_2006161376333313_8019988768517669478_o.jpg

【心理師好黑暗專欄】
文/王思涵臨床心理師

「一定要原諒傷害我的人嗎?」
「為什麼要?」

「原諒不是一件一定要做得事情」,或許對這個社會來說,說了對不起的人就能獲得原諒,聽了人家說對不起,好像下意識的就要說「沒關係。」就像是How are you ? 之後一定要接I’m fine, thank you.一樣的荒謬。

文章標籤

月球上的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8514600_2025907791025338_3421771392499988888_o.jpg

【心理師好黑暗專欄】

「發脾氣又有什麼用呢?」
經常有個案這樣問我。

其實我總覺得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,說出這句話的,不同的面孔輪替,不變的,是那種沮喪,一種曾經帶著期望,接著迎來許多失望的沮喪。

類似的句子還有
「努力念書有什麼用呢?又不會被喜歡。」
「努力跟另一半溝通有什麼用呢?又不會解決。」

為什麼說這些是類似的句子呢?

文章標籤

月球上的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30710827_2050759555206828_2653883828619182080_o.jpg

【心理師好黑暗專欄】

「發脾氣又有什麼用呢?」part2

在治療室當中,眼前的她/她有一種疲倦,不只是工作、課業或是家庭家務上的疲倦,也不是體力上的疲倦,而是一種「心好累」,一種無法對人有所期待的疲倦,無助,害怕失望。

他說「如果一直懷抱著希望,就會一直感覺到失望,跟絕望。」

但其實對於能被人了解的這個期待,並不會消失,失望不會消失,悲傷不會消失,生氣不會消失,就是被收進心裡的盒子裡,埋起來了。

上次講了「發脾氣又有什麼用呢?」part1,這次來講生氣舉動背後的期待。
[參考文章] https://goo.gl/iNshWP

那麼,生氣背後的期待是什麼呢?

文章標籤

月球上的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998.jpg

【心理師好黑暗專欄】

「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人,
 能夠在乎自己的情緒,
 但不會因此受傷。」

眼前的你,說了很多委屈難過的事情。
這些事情,還可以跟誰說呢?
沒辦法跟爸媽說,怕他們會擔心,畢竟長久以來在華人社會的親子關係好像都是這樣,甚至說了些挫敗的事情,換來的可能先是批評,而不是安慰。

文章標籤

月球上的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34861590_2076381762644607_4883855183987081216_o.jpg

【心理師好黑暗專欄】
文/王思涵心理師

最近的社群媒體,新聞,充斥著各種自傷傷人,甚至是自殺的新聞,暴力,悲傷,痛苦,撕裂著每個內心有傷的人,再一次扯開傷口,或是重新經驗一次別人的傷痛。

這世界上有很多傷痛,都跟死亡的恐懼,暴力的恐懼,悲傷的恐懼,孤單的恐懼連結在一起,傷痛在分享之中,可能會互相連結,這不代表我的傷傳染給了誰,只是他會喚醒一些藏在你我心裡的疼痛。

誰能一路平順無傷的走來?

文章標籤

月球上的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36266346_2092396364376480_819881352403877888_o.jpg

【心理師好黑暗專欄】
文/王思涵 臨床心理師 

#多少的好意逼人走上絕路
#好人自以為是的正能量
#說了千百遍的事情還是每天發生
#只好持續衛教

有些話語,總是會在治療室當中反覆出現,令人無奈,無奈於大環境的不理解,無奈於這就是現實普遍的狀況。

好幾次,那些有自殺念殺的個案,那些割腕割腿的個案,來到我的面前,最難以承受的事情都不是那些突如其來的憂鬱情緒,而是別人自覺好意的「關心」。

「你不要再割腕了!」
「你要有正能量阿!」

文章標籤

月球上的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322.jpg
「關於父母跟孩子這件事。」

「可不可以又愛他,又恨他。」

這是一句聽起來好極端的話,翻譯一下溫和一點的版本是「可不可以喜歡一個人,也允許自己對他某些事感到生氣。」這些話,最適合套用在親密關係裡面,尤其是很糾結的親子關係。

一個關於時代的限制,與文化傳承的悲傷。從大約20年前的台灣,一直到今日,都有很大一部分的孩子,生長於缺乏父母陪伴的時代背景下,或許是因為經濟壓力,父母必須雙薪工作,或許是為了追求事業發展,又或許是有各種不得已的苦衷,我曾經見過好幾個已經長成大人的孩子,在我面前回憶起那段孤單的日子,痛哭流淚。

固然孤單的日子很難熬,但還有一種發自內心的難過是,找不到對誰生氣,想像一個3歲孩子,如果一個人被放在家中,也許會感覺到無聊,也許會感覺到新鮮,但也可能感覺到恐懼,害怕,甚至是生氣,如果日復一日,或許會感覺到絕望,對於被陪伴這件事感覺到無所期待,更甚者,可能會對於被愛被照顧感到無所期待。

如果孤單是一種創傷,能對誰生氣呢?能向誰追討眼淚?

月球上的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7709891_2015994035350047_4160817462589792586_o.jpg

【有一種恐怖情人】 #情人節特輯
文/王思涵 臨床心理師

有一種恐怖情人,自斷手腳,處處依你讓你,為你奉獻犧牲,以你為中心繞著你打轉,讓你感覺到你就是他的天,你就是他的神,你就是他的全部,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你。當你沉溺於這樣的甜蜜美夢中時,才發現生活已被蠶食鯨吞,跟對方一起失去了自我…。

A剛遇到J的時候,已經是公司的人事小主管了,但J還是一個合作公司的小業務,業績不好,但人很客氣,也很幽默。當時A有一個愛嫌棄人的伴侶,總是對A各種嫌棄,對外到處放話A有多爛有多糟,讓A很沒自信,甚至也覺得大概除了當時的伴侶,沒有人會願意跟自己在一起了。
文章標籤

月球上的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2519905_1963175837298534_340470934823566866_o.jpg

文/王思涵臨床心理師

「別逼自己當個樂觀的人。」

從什麼時候開始,
積極樂觀變成一種理所當然的應該。
從什麼時候開始,
天天憂鬱低落的自己也變成是一件應該檢討的事情。

有些人每天覺得莫名的心情好,
大家不會要他改,
自己也不會覺得奇怪。

但憂鬱就像是毒蛇猛獸,
就像是壞習慣,
要改變念頭,
不要憂鬱。

文章標籤

月球上的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【心理師好黑暗專欄】之教你如何陪伴

「這個世界最不缺的,就是叫你要正向思考的人。」

MOON.jpg

有一些話語,在治療室裡面也會常常出現。

出了治療室之外,每天可能都會碰到的人際情境,在談到人際關係的時候,更是不能被忽略的一個重點。
 

個案會說「來這裡真的好舒服,好放鬆。」

不是因為沙發特別舒服,冷氣特別冷,不是因為治療師有什麼特別的絕招,作了很多厲害的分析,有的時候反而是一種「缺少」,讓這個氛圍更令人安心。

 

這是什麼意思?缺少了什麼?治療師缺少了一些一般人通常會帶著的「以為」跟「好意」,聽起來怎麼好像有點不對勁?少帶著「以為」聽起來也很合理,但是為什麼還少了「好意」呢?好意不是不好的東西,好意很好,可是有些時候來的太快,反而就會在這段互動中讓好意失去了他的珍貴性。

文章標籤

月球上的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 / 王思涵 臨床心理師

sweetly-newborn-pink-innocence-peaceful_1304-2520.jpg

每次治療的歷程,都是獨一無二的,每個人的故事跟生命價值,也都是獨特的。

不過有些話語,會不約而同的出現在不同的治療室裡,會透過不同的人,不同的聲音說出來。

她是家族當中的大姊姊,從小,她就知道別人要她乖,要她努力,要她聽話,要她體面,要聽大人的話,要一直表現的好,要體貼父母的辛勞,要不能有自己的意見,要順從。她也一直這樣努力著,問她為什麼聽話,問她為什麼要那麼乖,她不知道,她的爸媽是別人眼裡看起來的模範夫妻,小孩聽話,事業有成,但實際上,家裡的負債已經多到爸媽不敢讓小孩知道,爸媽在家的互動有時就像冰庫,有時則是刀劍棍棒齊飛的荒謬肥皂劇。她覺得,或許她乖乖的,爸媽就會開心,就會好好的,就不會再有爭執,就不會有人動不動就要鬧離婚鬧自殺。

她快樂嗎?

文章標籤

月球上的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0.jpg


今天要來談談大家都知道的「關係」,
但其實不是每個人都那麼懂。

「有些人很習慣以終止關係作為要脅,
 以為這樣能維繫關係。

文章標籤

月球上的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