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【心理師好黑暗專欄】
文/王思涵 臨床心理師
#多少的好意逼人走上絕路
#好人自以為是的正能量
#說了千百遍的事情還是每天發生
#只好持續衛教
有些話語,總是會在治療室當中反覆出現,令人無奈,無奈
好幾次,那些有自殺念殺的個案,那些割腕割腿的個案,來
「你不要再割腕了!」
「你要有正能量阿!」
某A說,好像只有來治療室,才會有人懂我。大家都叫我不
「我知道那是好意,可是為什麼卻讓我更沉重。」
「親愛的,那不是好意,那是自以為是的好意啊。」
某S說「好幾個崩潰的夜晚,我都非常的忍耐,最後還是忍
這個努力,對於沒有情緒困擾的人來說,可能為不足道,但
「他們問我心理師有沒有叫我不要再割手了?我說沒有。」
「他們就叫我趕快換一個心理師。」(笑)
拒絕別人的好意,一直都是一個很難的課題。
要改變別人對於自殺自殘的理解,也是不容易的事。
這是來自於傳統社會的概念,不要傷害自己,聽起來多麼的
還有一個觀念,「別人對你好,你就應該接受啊!」,這句
如果你已經長大了,你可以想想好意到底是什麼意思?拒絕
如果你是家長,讓孩子學會拒絕吧,如果有些事情已經夠了
如果有個孩子,面臨熟識的長輩想要摸(捏)他/她的身體
你希望你的孩子怎麼做?
當有人硬要塞一盒禮物給你,這盒禮物的名字叫做「好意」
「你可以拒絕,也可以收下,然後放到旁邊去。」
#希望我勸誰不要做什麼的人都不要來找我
#心理師好黑暗專欄
#快來追蹤我IG
//更多資訊//
▎月球上的心理師部落格
http://
▎月球上的心理師粉絲專頁
www.facebook.com/
▎存在催眠治療學會
www.facebook.com/
▎月球上的心理師IG
www.instagram.com/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